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

时间:2025-05-18 07:30:58
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

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,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1

教学目标

1、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。

2、学会13生字;理解19个新词语。

3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
4、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品德。

教学重点

教学重点:学习“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”的阅读方法,感情朗读。

教学难点: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,全面理解课文重点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。

教学用具

投影片课文录音

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一、猜谜导入。

1、小小一个兜,宝物全入口,常常背在肩,既非衣兜也非裤兜,你猜它是什么兜?

2、揭题,学习“篼”字

3、《背篼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?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,边听边思考。

二、整体感知。

1、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充法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。

(什么时候)(谁)(用“背篼”干什么)

2、按三项要求自学课文。

3、检查自学效果。

(1)指名读字词。(基础较差)

(2)提出难读、难写、不理解的字词。

字音重点:梢、攒、渍、背、盛。

字形重点:篼、撩、揩。

检查词义:蜿蜒依依送别积攒田埂

(3)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,说说读后的感受。(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?)板书:勤劳

4、学习“学习提示”。

(1)投影出示: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抓住重点词句,深入理解课文内容。

(2)找出课文重点句。

三、作业;抄写生字词语。

第二课时

一、围绕重点句,学习课文第1——4自然段。

1、读课文重点句,导入:这个勤劳的孩子回来了。自由读,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?同桌互说。

2、句子比较,体会感情。(投影出示)

(1)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。

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。

(2)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。

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。

(3)鸟儿在树枝上叫着。

鸟儿依依送别,约他明天再来。

比一比,体会表达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。

3、指导朗读第2、3自然段。理解“炊烟袅袅”。

4、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,看到这样的情景,你会怎么想?

5、听到妈妈的呼唤,孩子怎么做了?默读第4自然段,你发现了什么?(动词很多:.拐、绕、走、跨、走、走)

6、感情朗读,小结。

二、围绕重点句,学习课文5——7自然段。

1、导入:山里的孩子已回到了家,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?

2、朗读5——7自然段,谈谈读后的感受。

3、山里的孩子多么勤劳,多么懂事。他不但帮助家里打柴,还采集药材,积攒学费,同时不忘爱护邻家小弟弟。你有什么话对他说?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。

4、理解重点句:背篼里装的是什么?

比较句子:

背篼里盛着满满的柴火。

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。

这两句话有什么关联?作者用第2句话来赞扬这个孩子,好在哪里?(前一句写了作者看到的`事实,是“一次”,是平实的记叙;后一句写了作者的联想,是“许多次”,是“习以为常”的,是指整个童年辛勤地背柴火,点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义。)

5、小结:山里的孩子,利用课余的时间,去打柴、采药材,他是多么勤劳啊!

三、朗读全文。

1、自由读。

2、四人小组交流。

3、个别交流(评议)。

4、集体读。

四、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,小结写作顺序。(课文按山里的孩子归来的顺序,先写大山的孩子,背着柴火回来;再写大山的孩子回到自家的小院里;最后作者赞扬了大山孩子的勤劳童年。)

五、作业。

完成《作业本》第2、5、6题。

第三课时

一、边听课文录音边轻读课文,回顾:你喜欢这个山里的孩子吗?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?

1、交流:勤劳、孝顺、爱学习、爱他人

2、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,集体交流疑难点。

3、听写词语。

二、自读课文,欣赏语句。划下优美词句,试背。指名背诵部分语句。

三、背诵全文。

1、自由背诵。

2、同桌互背。

3、指名背。

4、课本剧表演。

5、集体背诵。

四、城市里的孩子与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?

1、仿写练习:

哦,山里的孩子,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。

哦,城里的孩子,

2、学了这篇课文后,你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童年?围绕上面的重点句,写一段话。

五、作业。

1、有感情地背诵全文。

2、完成《作业本》第3、4、7题。

3、补充练习:辨字组词。

延xx民xx责xx

蜓xx抿xx渍xx

梢xx赞xx

哨xx攒xx

教学后记

为了深入理解课文,启发学生想象课文第5-8节所描写的情景,然后用动作、语言表演出来,学生兴趣较浓,效果较好。

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2

教学目标 :

1、能按“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,深入理解课文”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。

2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
3、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。

4、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。

教学重难点:

学会“抓住课文重点词句,深入理解课文”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;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
教学过程 :

一、导入 新课

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“学习提示”和《背篼》这篇课文的生词,我们知道,背篼光从外表看,平平常常,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,是好伙伴,好朋友,给山里的.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,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?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!

二、学习第一自然段

1、听朗读(第一自然段),想象画面。

边听边想象画面,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?

2、学生谈想到的画面。

3、朗读、背诵。< ……此处隐藏2257个字……

一、学习“提示”,找出重点词句。

1、学习“自学提示”。划出重要句子。

2、讨论

(1)说说什么是重点词句?

(2)怎样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?

3、粗读课文,找出重点句。

这句话赞扬了山里孩子什么样的好品质?

二、精读全文,理解内容

1、说说课文是怎样写出山里孩子的“勤劳”的?

(在书上找出相应的词句,做上记号)

2、讨论:

(1)“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,他背着五彩的晚霞归来了”。

(说明柴禾“多”、时间晚)

想象当时的情景,用自己的.话说说。

书上又是怎样写的?

讨论课后题3(找、比、想)背诵1、2自然段。

(2)“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,轻轻吁了一口气,掏出一捧红红的山柿子,笑着给了围上来的邻家小弟弟。”“药材……”

(说明采的东西多、善良热情、好学)

(3)“拐过……绕过……走过……跨过……”

(说明路途遥远)

(4)“小脸上的汗水和泥渍。抿着小嘴微笑。”

(劳动不怕苦,不怕累)

3、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山里孩子“勤劳”的句子。根据叙述想象出一幅幅图画。

4、围绕重点,读读议议

(1)选取2、3、4、7自然段自由读。

(2)讨论:

①山风、小溪、鸟儿为什么对打柴的孩子这么亲热?

②“炊烟”为什么说是“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”?

③从“拐过”、“绕过”、“走过”、“跨过”这些动作,你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?

④从妈妈细微的动作,你看出了什么?

三、朗读全文。

四、课堂作业

作业题4—6

第三课时

教学目标:

1、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。

2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、背诵课文。

3、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形象。

教学重点:深化重点句

教学难点:背诵课文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检查

1、出示句子:

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。

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。

2、提问:这两句话都是写什么?它们的表达方法与感情有什么不同?

二、深化重点

1、齐读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。

2、出示句子:

(1)背篼里盛着满满的柴禾。

(2)比较异同:

相同点:都是说背篼里盛着东西

不同点:前一句写了作者看到的事实,是平实的记叙,后一句写了作者的联想从“一次”联想到“许多次”,是指整个童年辛勤地背柴禾,点出背柴禾的象征意义。

(3)体会感情。从“领悟”到“赞扬”。

(4)感情朗读。

三、朗读训练

1、要求:

第一段要用亲切、轻快的语调来读。

第二段要用亲热、欢乐的语调来读。

第三段用领悟、赞美的语气来读。

2、自由练读。

3、指名读、评议。

四、分段练习,指导背诵。

(用“首词引背法”指导背诵)

五、总结课文

这篇课文,我们抓住重点句“哦,山里的孩子,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。”来读读,想想,这样,一个可爱的山村孩子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,他那勤劳、朴实、忠厚的美德,让人喜欢,受到人们的赞扬。

六、课堂练习

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6

教学目的:

1.认识田字格,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、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。

2.完成课后练习。

教学重点:

正确、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。

教学难点:

正确、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检查复习

1.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,指名认读“一三五七九”。

2.指名朗读儿歌。

3.齐读儿歌。

二、学习写生字

1.认识田字格

(1)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字格。

(2)师讲:田字格由横中线和竖中线构成的,横竖中线的十字交叉又构成了左上格、左下格、右上格、右下格。

(3)指名认田字格

2.学写“一”字

(1)电脑屏幕出示带田格的“一”字,请同学观察“一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
(2)教师范写,请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时的运笔过程。

(3)学生在课后第三题写一写题中找到“一”字,描一个,写两个。教师巡视,个别辅导,纠正学生执笑和写姿势。

3.学写“三”字:

(1)总结“一”的学法:

①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

②观察生字的写法

③自己亲自实践

(2)按上五年级教案:背 篼字,在写之前,让学生思考先写哪个横,让学生知道书写时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。然后再让学生观察“三”的横有什么不同,观察好了,最后让学生描一个,写两个。教师巡视,个别辅导。

4.学写“五”字。

(1)电脑出示带田格的“五”,让学生观察“五”每一笔的'占格位置,请同学说一说。

(2)教师范写,强调第二笔竖写得稍斜一点。

(3)学生描一个,写一个,教师巡视,个别辅导。

(4)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作业。找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,请学生看看哪写的好,哪写的不太好。如:第二笔竖要写得短一点,第三笔横折的“折”要写得短一点。

(5)评议后修改,再独立写一个。

(6)再展示学生书写,看看书写是否有进步。

5.学写“七”字。

(1)观察占格位置:点击鼠标出示“七”

(2)教师范写“七”,观察横与“五”的横有什么不同?

(3)学生描红后书写一个。教师巡视,个别辅导。

(4)展示评议。强调第2笔竖弯钩的“竖”不要写得太长。

(5)修改自己后再独立写一个。

(6)再展示。

6.学写“九”字。

(1)自己观察占格位置后描红,记住笔顺。

(2)独立写一个。

(3)展示评议。注意“横折弯钩”的“横”应从横中线上边一点起笔,向上斜一点。

(4)电脑出示“九”字,一起观察,然后教师范写“九”字,注意先写撇,教师强调“横折弯钩”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,折后向下,稍左运笔,弯要有弧度,钩要小。

(5)学生独立书写第二个字。

三、巩固复习

1.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。

yī sān w( qī ji(

一 三 五 七 九

2.在生字本上写生字,每个生字写3遍。

3.朗读儿歌。

《五年级《背篼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